低度近视
低度近视 : 近视眼是屈光不正的一种,是指眼在无调带状态下,平行光线入眼内,经屈光系统屈折后,在视网膜前方形成焦点,使眼睛辨认远方目标的能力下降。临床上将3D和3D以下近视称为低度近视。表示屈光力的单位为屈光度(diopter,缩写为D),球面透镜的焦距等于1m者为1屈光度。近视病因尚不十分明了,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是环境和遗传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低度近视主要是后天用眼不良习惯、学习环境及生活条件所造成。预防措施:①做好视力保护的科学普及和宣教工作,自幼培养良好的读写用眼习惯。为减少眼的调节紧张状态,眼与书本距离保持在30~35cm之间,避免持续用眼时间过长,一般每隔1小时左右应有短时间的休息,望远或变换活动方式以消除眼的疲劳。不要躺着看书。②合理安排生活制度,减轻学习负担,加强体育锻炼,合理营养。③改善学习环境,教室采光、照明、课桌椅和教科书等应符合卫生学要求。④定期检查学生的视力,发现近视及时给予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