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能儿
低能儿 : 智力发展明显低于同龄儿童平均水平并有适应障碍的儿童,又称弱智儿童。病因:①生物医学原因(遗传病,获得性疾病、损伤等)和②社会、心理原因(社会的和文化的不良环境)。③原因欠明。评价方法:①智商测验用城乡标准化的心理量表。婴幼儿用盖塞尔(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学前儿用韦氏(Wechsler)幼儿智力量表,学龄儿和少年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轻型者智商在50~70之间,较多见。严重型较少(包括中、重、极重3型),智商在50以下。②评估适应能力,用评定量表,按适应行为能力的高低进行评价。低龄儿要评估其感觉运动技巧、言语交往、自理能力;年长儿评估其学习成绩,将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生活的能力,应付环境的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青春期以后要评估其完成社会生活职责,职业选择和成就。预防与教育:①消除病因的措施。开展遗传咨询,避免近亲结婚,双方是严重遗传病携带者不应结婚;做好产前和围产保健,避免滥用药物和烟酒,预防病毒感染,治疗慢性疾病,避免引起早产和妊娠中毒的因素,完善产科技术;加强儿童保健,避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头部创伤、营养障碍以及惊厥、缺血、缺氧等不利因素的发生。②早期发现可能引起智力低下疾病,在其症状尚未出现之前给予治疗,如产前诊断,新生儿代谢病筛查、出生缺陷监测、有高危因素的学前儿童的健康筛查等措施。要及时治疗原发病,如苯丙酮尿症给予低苯丙氨酸饮食;甲状腺功能低下者给予甲状腺素治疗。③加强教育与训练。轻型可在普通小学接受教育;中度需在特殊教育的班级学习使之成为能自食其力的劳动者;重型难以接受教育与训练,需给予全面照顾和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