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菊地黄丸(胶囊、口服液)

2024-10-21 医学迷-非处方中成药 https://www.yixuemi.com

  杞菊地黄丸(胶囊、口服液) : 【处方组成】枸杞子 茯苓 牡丹皮 山药 熟地黄 山茱萸(制) 菊花 泽泻(盐制)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 味甜、微酸。胶囊剂内容物为黑褐色的粉末; 味甜、微 酸。口服液为棕黄色的液体; 气香,味微酸。
【功能主治】滋肾养肝、明目。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 花。
【方解】方中以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补髓为主药;山药平补肺脾肾之气;山萸补益肝肾; 泽泻、茯苓淡渗利水; 丹皮清泻肝火; 枸杞子养肝明目; 菊花清肝明目。诸药相合,共奏滋 肾,养肝,明目之功。
【应用要点】本品应用要点是肝肾阴亏。主症为眩晕耳鸣,视物昏花,羞明流泪,口干咽 燥,膝软腰酸,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用法用量】 口服。蜜丸,每次1丸,1日2次; 胶囊,1次5~6粒,1日3次; 口服液, 每次10ml,每日2~3次。
【使用注意】忌食酸性及生冷食物。
【剂型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胶囊,每粒装0.3g; 口服液,每支10ml。
【贮藏】密封。
【现代研究】
(1)药理与毒理
①增强免疫功能。用200%杞菊地黄汤煎剂给青年小鼠灌胃,每日60g/kg,连续给药2 周。结果:外周血酸性-α-醋酸萘酯(ANAE)阳性,淋巴细胞百分率及脾脏抗体形成细胞(PFC) 的数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本品对T、B淋巴细胞功能有增强作用[李顺成,等. 中成药, 1990,(10):28~29]。
②抗衰老作用。用200%杞菊地黄汤水煎剂每日以60g/kg量给老年小鼠灌胃,给药2周。 结果:老年小鼠外周血ANAE阳性,淋巴细胞百分率有明显提高,且超过青年对照组的水平, 同时对PFC亦有明显促进作用,提示本方能使老龄小鼠的免疫衰老得到明显恢复,具有一定 的抗衰老作用[李顺成,等. 中成药,1990,(10):28~29]。
③对肾阴虚型高血压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β肾上腺素受体数的影响。肾阴虚型高血压病 人16例,服用杞菊地黄汤8~12周为1个疗程,对比观察用药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数。 结果: 治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数明显减少,接近于正常人水平[王崇行,等. 中药药理 与临床,1992,8(3):35]。
(2)临床报道
①眼科疾病。用杞菊地黄汤加减治疗陈旧性视网膜炎140例,平均服药9周。结果:痊愈 22例,显效21例,好转76例,总有效率达80.72%[袁彩云,等.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9, (4):18~19]。以杞菊地黄口服液治疗早期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21例(32只眼),对照组设19例 (32只眼),口服维生素E0.1g,每日3次,服药4个月。结果:症状消失者治疗组为14只眼, 占43. 8%,对照组仅为5只眼,占15.6%; Amsler表检查异常者,治疗组18只眼中有12只 恢复正常,而对照组16只异常眼仅5只恢复正常视力,治疗组视力好转者(比原视力提高2行) 为20只眼,占62.5%,视力恶化者5只,占15.6%,而对照组则分别为4只(12.5%)和12只 (37.5%)[李玉涛.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1992,2(3):153~154]。杞菊地黄丸加味治疗视疲劳1 例,初以汤剂,每日1剂,服药15剂,后以杞菊地黄丸治疗1月余。结果: 视物模糊、目胀 痛等症消失,视力由治疗前的双眼均0.6提高至均1.0[王恩元,等.四川中医,1989,(9):45~ 46]。用杞菊地黄丸加乙酰唑胺片治疗慢性前葡萄膜炎、黄斑水肿21例,并设单用乙酰唑胺 治疗17例为对照组。治疗组杞菊地黄丸口服,每次2丸,每日3次。两组均口服乙酰唑胺 片,每次250mg,每日1次,每疗程4周。结果: 治疗组黄斑水肿消失率为56.5%,对照组 为26.3%(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69%,对照组为36.8%(P<0.005),提示杞菊地黄丸联合 乙酰唑胺能促进慢性前葡萄膜炎黄斑水肿的吸收[王世义,等.山西中医,1999,15(1):26]。 另外有人用本方去山药加当归、丹参、苏木治疗证属肝肾阴虚、虚火上炎的中心性视网膜炎 1例,调治3个月,结果视力完全恢复,由治疗前的0.2和0.8恢复至0.9及1.5。用杞菊地 黄汤加减治疗青光眼1例,服药月余,视力恢复正常[袁彩云,等.湖北中医杂志,1986,(3): 25~26]。
②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用杞菊地黄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晕31例, 每日1剂,水煎3次分服,10剂为1疗程,治疗2~7个疗程。结果: 显效11例(占35.5%), 有效19例(61.2%)[李慧曼. 贵阳医学院学报,1996,21(2):136~137]。
③原发性高血压病。杞菊地黄丸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40例,每次口服 6g,每日3次; 设西药组40例,口服硝苯吡啶,20mg/次,每日3次,疗程均为8周。结 果: 杞菊地黄丸能改善临床症状,升高LBT(淋转率)值,降低免疫球蛋白(IgG、IgM)及补体 C3,与治疗前比较,P<0.05~0.01,但其降压作用则不甚理想,提示本品有较好的改善阴虚 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免疫功能失衡状态及临床症状的作用[张柱权,等.新中医,1999, 31(3): 12~14]。
④血管性头痛。应用杞菊地黄丸加味和正天丸治疗血管性头痛患者40例,辨证分析为肾 虚、血虚型,先服用汤剂,2次/日,临床病情好转后,改用正天丸和杞菊地黄丸各1丸,2 次/日,1个月为1疗程。结果: 痊愈30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为90%[张俊娟,等. 综合 临床医学,1997,13(4):368]。
⑤脑震荡后遗症。用杞菊地黄汤治疗脑震荡后遗症12例,平均服药12.5剂。结果: 近期 痊愈9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为83.3%[刘访友,等. 湖北中医杂志,1984,(3):16~17]。
⑥慢性病毒性肝炎。杞菊地黄丸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32例(其中慢性活动性肝炎18例,慢 性迁延性肝炎14例,停服其他保肝药物),每次1丸,日服2次。对照组10例,服用云芝肝泰 冲剂(每次1包,日服3次)及益肝灵片(日服3次,每次3片),3个月为1疗程。结果: 经1~ 2个疗程,治疗组症状基本消失者23例,减轻者7例,总有效率为93.8% ,肝缩小至正常者 12例,脾缩小至正常者2例;对照组症状基本消失者1例,减轻者5例,无变化4例,总有效 率60%,肝缩小至正常者1例,随访一年半,杞菊地黄丸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黄贵兴,等.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3,17(4):42]。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