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归脾丸

2024-11-05 医学迷-非处方中成药 https://www.yixuemi.com

  人参归脾丸 : 【处方组成】人参 白术(炒) 黄芪(蜜炙) 甘草(蜜炙) 茯苓 远志(制) 酸枣仁(炒) 龙眼肉 当归 木香 大枣 生姜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的大蜜丸; 气微香,味甜。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心血不足,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 晕头昏,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舌淡苔白,脉细无力等。
【方解】方中以人参、白术、黄芪、甘草、大枣、生姜等甘温之品益气健脾,从而补气生 血; 当归养血滋阴,与前一组相伍补气养血;茯苓、远志、枣仁安神定志;龙眼肉益心脾;木 香行气醒脾。诸药相合,共奏益气养血,健脾安神之功。
【应用要点】本品应用要点是心脾两虚,脾不统血。主症为面色萎黄,倦怠乏力,食少, 心悸时作,头晕气短,失眠多梦,月经不调,色淡,舌淡脉细。
【用法用量】 口服,1次1丸,1日2次。
【使用注意】
(1)热邪内伏,阴虚火旺者慎用或禁用。
(2)忌生冷食物。
【剂型规格】大蜜丸,每丸9g。
【贮藏】密封。
【现代研究】
(1)药理与毒理
①抗休克。本品煎液10g/kg小鼠灌胃给药,有抗小鼠烫伤休克的作用。用本品煎液5g/kg 静注,对家兔烫伤休克期的血压、肠管、呼吸、血糖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杨易灿,等. 中医 杂志,1963,(7):30]。人参有明显抗休克作用,尤其对失血性休克、急性中毒性休克效果显著 (倪根珊. 药物分类及药物学概要. 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1988: 258)。
②激活胆碱能神经功能低下。对SPra-gue-Dawley系雄性大鼠,连续经口服给予归脾 汤200g/kg,测定前脑、大脑皮质部及间脑部各种受体及酶的活性。结果:归脾汤有激活老龄 大鼠脑内胆碱能神经功能低下的作用[江头享,等.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2,14(6):5]。
③改善学习和记忆力。加味归脾汤对踏板/走下型试验中,由乙醇引起的小鼠铭记力障碍 有改善效果。在小鼠踏板型试验中,电损伤引起的想起力障碍可得到改善。在走下型试验中, 由电损伤引起的记忆强化障碍也有改善效果。如继续给药,老化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可得 到改善[张问渠,等.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1,13(4):40]。
④增强免疫。人参系一良好的网状内皮系统功能激活剂(周金黄,等.中药药理学.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239,117,264)。黄芪能显著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增进 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阮克锋.中成药,1992,14(8):40];在动物和人体均见有诱生干扰素的 作用[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感冒气管炎组. 中医杂志,1990,(3):67]。茯苓多糖可明 显提高小鼠腹腔单核细胞的吞噬功能,有促进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作用(吴葆杰. 中草药药 理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14,51,217)。
⑤调节中枢神经功能。人参可改善神经过程的灵活性,调节神经活动,使紊乱的神经过 程得以恢复(周金黄,等. 中药药理学.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239,117,264)。 酸枣仁、茯苓、远志有镇静、催眠作用,与人参、黄芪合用,可调节大脑皮层功能,既可改 善失眠烦躁症状,又可防止疲乏、嗜睡之弊(马有度. 医方新解.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 126)。
⑥强壮。人参可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和劳动效率。小鼠游泳试验证明,人参、党参、白术、 大枣均能促进其体力增强,有抗疲劳作用[周金黄,等. 中药药理学.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 版社,1986: 239,117,264; 吴葆杰. 中草药药理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14, 51,217; 周丽娟,等. 江西医药,1961,12(13):29; 江苏新医学院编. 中成药大辞典(上册).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101]。
⑦增进造血功能。人参可增加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有造血作用(周金黄,等. 中 药药理学.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239,117,264);与黄芪、白术、当归合 用,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促进白蛋白合成,使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加(马有度. 医方新解.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126)。当归有抗贫血作用,可能与其所含 维生素B12、叶酸等有关(周金黄,等. 中药药理学.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239,117,264)。
⑧其他。加味归脾汤具有镇静、降压、改善脂质代谢作用,还可增加小鼠的自发运动量 [江头享,等.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2,14(6)]。当归、黄芪有扩血管,降低血管阻力 的功能,当归及其有效成分阿魏酸钠均有明显抗血栓形成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周金黄,等. 中药药理学.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239,117,264)。甘草有抗消化性溃疡及解 毒作用(周金黄,等. 中药药理学.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239,117,264; 吴葆 杰. 中草药药理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14,51,217)。生姜、木香配伍使用可增 强消化功能,改善食欲。龙眼肉、炙甘草配伍能适当补充营养物质等(马有度. 医方新解. 上 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126)。
(2)临床报道
①神经衰弱。归脾汤治疗100例,有效率达91%,耳鸣、失眠及精神倦怠等自觉症状均 明显改善,一般病程较短者疗效优于病程长者[周顺林. 河北中医,1987,(2):34; 张秀莲.河 北中医,1984,(1):2]。
②脑外伤综合征。归脾汤加减,辅以西药,治疗88例,痊愈41例,显效30例,好转17 例[刘泉开,等.新医药学杂志,1977,(9):21]。
③椎管内麻醉后并发头晕、头痛。本方加减治疗22例,其中17例服药后症状消失,2例 服4~6剂后痊愈,3例服8~10剂后而愈[应绾如. 湖北中医杂志,1984,(2):19]。
④贫血。治疗缺铁性贫血19例,有效率为79%。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获得一定疗效, 血红蛋白维持情况较好[唐吉文,等. 中医杂志,1980,(2):39]。
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35例,总有效率为97. 2%[吴斌,等.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0,(1):29]。
⑥功能性子宫出血及崩漏。治疗135例,获得良好效果,用药后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数 明显增加[李飞,等. 方剂研究文献摘要.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211; 于桂荣. 江西中医药,1969,(3):14]。
⑦更年期综合征。用本品加减治疗本病18例,治愈13例,好转5例[张宏大. 上海中医 药杂志,1985,(5):31]。
⑧冠心病。有报道用本品治疗冠心病,能明显改善心电图[许克明.湖南中医杂志,1986, (2): 16]。
⑨心律失常。应用本方加减治疗房性早搏2例,效果较满意[周顺林.河北中医,1987,(2): 34]。本方加减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及阵发性心动过速各1例,均取得良好效果。其抗心律失常 作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唐承孝. 四川中医,1986,(2):36]。
⑩高血压。本方加味治疗因心血不足,气血两虚所致的高血压,取得较好的降压效果。1 例高血压病史多年的患者,用滋阴潜阳法治疗,效差,后改本方后诸症消失,随访半年,血 压稳定[江淑安.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6,(3):48]。
(11)甲状腺功能亢进。应用本方加减治疗7例甲亢伴贫血,治愈4例,有效1例,无效2 例[傅清成. 中成杂志,1984,(10):41]。
(12)其他。本品治疗胃溃疡[陈光华. 医学参考,1975,(2):14],慢性苯中毒[彭代名. 湖 北中医杂志,1987,(6):18],视疲劳[陈龙侯.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2,(2):86],内伤发热 [董杏初.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8,(3):32],血尿[黄树华. 湖南中医杂志,1987,(1):14], 久泻[余菊英. 山东中医杂志,1986,(1):37],霍奇金病[沈兆祥. 福建中医药,1964,9(6): 33],闭经[刘秀兰. 天津医药,1975,3(9):465],阳痿[盛国荣. 新中医药,1963,(4):71], 男子早泄不育症[刘仲农. 江西中医药,195;(10):46],口舌生疮[杨志明. 四川中医,1985, (12):39],“女孔”后刀口周围血肿[庄白帆. 福建中医药,1987,(5):63],红斑狼疮[黎心祖, 江西中医药,1987,(5):62]、乳衄[魏志远. 四川中医,1985,(5):26]等效果也较理想。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