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头菌片
猴头菌片 : 【处方组成】猴头菌丝体
【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呈棕褐色; 气微香,味微苦。
【功能主治】益气养血,扶正培本。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
【方解】方中以猴头菌一味,而奏利五脏、助消化、扶正固本之功。
【应用要点】本品应用要点是脾胃虚弱或胃阴不足。主症为胃痛隐隐,空腹痛甚,纳差神 疲,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弱;或口燥咽干,不欲饮食,舌红少津,脉细。
【用法用量】 口服,1次3~4片,1日3次。
【剂型规格】糖衣片。
【贮藏】密封。
【现代研究】
(1)药理与毒理:抗溃疡。用猴头菌片制成12.5%混悬液给大鼠灌胃,1日1次,连续灌胃 6~7次,可抑制醋酸诱发的慢性胃溃疡。本品对胃酸的分泌、胃蛋白酶的活性和胃肠蠕动无 明显影响[耿宝琴,等.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1982,11(4):171~174]。
(2)临床报道: 慢性萎缩性胃炎。早、中餐后各服猴头菌片3片,晚餐后4片,3个月为 一疗程。对照组服用安慰剂,每片含1 / 10片胃舒平,服法同上。治疗前后一周内作胃镜、 胃酸、病理等检查,治疗期不用其他胃病药物。共观察50例,猴头菌片组及安慰剂组上腹 痛减轻者分别为63%、36%,腹胀减轻者分别为47.6%、41.7%,食量增加者分别为47.37 %、48%; 胃镜观察两组减轻者分别为52%、8%; 胃酸分泌两组的PAO平均升高量分别 为7.9mEq/L和2.88mEq/L; 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分析,萎缩程度两组减轻率分别为34.78 %、37.5%,胃黏膜炎症浸润程度两组减轻率分别为58.33%、0.25%[徐采朴,等. 中华内 科杂志,1984,(8):509]。
【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呈棕褐色; 气微香,味微苦。
【功能主治】益气养血,扶正培本。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
【方解】方中以猴头菌一味,而奏利五脏、助消化、扶正固本之功。
【应用要点】本品应用要点是脾胃虚弱或胃阴不足。主症为胃痛隐隐,空腹痛甚,纳差神 疲,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弱;或口燥咽干,不欲饮食,舌红少津,脉细。
【用法用量】 口服,1次3~4片,1日3次。
【剂型规格】糖衣片。
【贮藏】密封。
【现代研究】
(1)药理与毒理:抗溃疡。用猴头菌片制成12.5%混悬液给大鼠灌胃,1日1次,连续灌胃 6~7次,可抑制醋酸诱发的慢性胃溃疡。本品对胃酸的分泌、胃蛋白酶的活性和胃肠蠕动无 明显影响[耿宝琴,等.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1982,11(4):171~174]。
(2)临床报道: 慢性萎缩性胃炎。早、中餐后各服猴头菌片3片,晚餐后4片,3个月为 一疗程。对照组服用安慰剂,每片含1 / 10片胃舒平,服法同上。治疗前后一周内作胃镜、 胃酸、病理等检查,治疗期不用其他胃病药物。共观察50例,猴头菌片组及安慰剂组上腹 痛减轻者分别为63%、36%,腹胀减轻者分别为47.6%、41.7%,食量增加者分别为47.37 %、48%; 胃镜观察两组减轻者分别为52%、8%; 胃酸分泌两组的PAO平均升高量分别 为7.9mEq/L和2.88mEq/L; 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分析,萎缩程度两组减轻率分别为34.78 %、37.5%,胃黏膜炎症浸润程度两组减轻率分别为58.33%、0.25%[徐采朴,等. 中华内 科杂志,1984,(8):509]。
今日更新
-
保和丸(浓缩丸、口服液、冲剂)
[2024-11-26]
-
健胃消食片(冲剂)
[2024-11-26]
-
越鞠保和丸
[2024-11-26]
-
胃康灵胶囊
[2024-11-26]
-
阴虚胃痛颗粒
[2024-11-26]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