呋喃西林
呋喃西林 : 本品又名呋喃新、呋喃星、硝基
呋喃腙,为硝基呋喃类药物,呈亮黄
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初淡,余味
发苦。分子式为C6H6N4O4。
【性味归经】 性寒,味苦、淡; 有毒。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 攻毒去腐,敛疮生肌, 利尿通淋。
【应用】
1. 用于疮疡溃烂、褥疮、黄水 疮、脓耳、口疮、咽喉肿痛等。本品 外用能攻毒化腐,治疮疡初起红肿或 脓成未溃者,可与清热解毒药配伍; 亦用于褥疮,创面软膏涂敷或溶液冲 洗,以拔毒去腐; 可冲洗皮肤,用于 黄水疮之滋水淋漓; 亦可滴耳、滴鼻 或含漱,用于耳道、鼻腔、口腔等窍 道的疮痈肿毒。
2.用于外伤、烧伤。本品敛疮生 肌,常用于外伤及烧伤创面的冲洗, 促进疮面愈合。
3.用于热淋、带下。小便热涩淋 痛,膀胱湿热之症,可用本品溶液冲 洗膀胱。湿热带下黄稠,味臭秽者, 可用本品溶液冲洗阴道。
【用法用量】 局部外用:0.01%~ 0.02%溶液于创面冲洗或湿敷。 0.2%~1%软膏涂布。复方呋喃西林 滴鼻剂含本品0.02%、盐酸麻黄碱 1%,用于滴鼻。含漱可用其 0.001%~0.005%的溶液。
【制剂】 呋喃西林灭菌水溶液、 呋喃西林软膏、复方呋喃西林滴鼻剂。
【使用注意】 本品毒性大,故本 品不作内服。
【不良反应】 若不慎口服可引起 指、趾麻刺感,若不及时停药会有四 肢远端的剧痛。中毒者可出现头痛、 头晕、失眠、健忘等,甚者出现神昏 谵语。
【禁忌证】 局部应用偶可致敏, 大约有0.5%~2%的人群对本品过 敏,如发生过敏,应立即停用。本品 与其他硝基呋喃类药存在交叉过敏。
【备注】 现代药物学将本品归为 消毒防腐药。
【性味归经】 性寒,味苦、淡; 有毒。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 攻毒去腐,敛疮生肌, 利尿通淋。
【应用】
1. 用于疮疡溃烂、褥疮、黄水 疮、脓耳、口疮、咽喉肿痛等。本品 外用能攻毒化腐,治疮疡初起红肿或 脓成未溃者,可与清热解毒药配伍; 亦用于褥疮,创面软膏涂敷或溶液冲 洗,以拔毒去腐; 可冲洗皮肤,用于 黄水疮之滋水淋漓; 亦可滴耳、滴鼻 或含漱,用于耳道、鼻腔、口腔等窍 道的疮痈肿毒。
2.用于外伤、烧伤。本品敛疮生 肌,常用于外伤及烧伤创面的冲洗, 促进疮面愈合。
3.用于热淋、带下。小便热涩淋 痛,膀胱湿热之症,可用本品溶液冲 洗膀胱。湿热带下黄稠,味臭秽者, 可用本品溶液冲洗阴道。
【用法用量】 局部外用:0.01%~ 0.02%溶液于创面冲洗或湿敷。 0.2%~1%软膏涂布。复方呋喃西林 滴鼻剂含本品0.02%、盐酸麻黄碱 1%,用于滴鼻。含漱可用其 0.001%~0.005%的溶液。
【制剂】 呋喃西林灭菌水溶液、 呋喃西林软膏、复方呋喃西林滴鼻剂。
【使用注意】 本品毒性大,故本 品不作内服。
【不良反应】 若不慎口服可引起 指、趾麻刺感,若不及时停药会有四 肢远端的剧痛。中毒者可出现头痛、 头晕、失眠、健忘等,甚者出现神昏 谵语。
【禁忌证】 局部应用偶可致敏, 大约有0.5%~2%的人群对本品过 敏,如发生过敏,应立即停用。本品 与其他硝基呋喃类药存在交叉过敏。
【备注】 现代药物学将本品归为 消毒防腐药。